必威(betway.com)-官方网站

星期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必威官网
星期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11
 必威网址登陆入口  24年受地产及卫浴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收入表现下滑;同时,受产品价格影响,2024年毛利率约为26.28%,同比下降约2.06pct,同时费用率有所上升,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24Q4收入降幅环比略有收窄,线上平台因参与补贴政策的相对便利性更快体现了换新消费需求的增长;智能马桶因节能环保、智能化等特性是卫浴品类补贴重点产品之一,补贴政策的

  必威网址登陆入口

星期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24年受地产及卫浴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收入表现下滑;同时,受产品价格影响,2024年毛利率约为26.28%,同比下降约2.06pct,同时费用率有所上升,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24Q4收入降幅环比略有收窄,线上平台因参与补贴政策的相对便利性更快体现了换新消费需求的增长;智能马桶因节能环保、智能化等特性是卫浴品类补贴重点产品之一,补贴政策的实施明显带动了智能马桶的销售,同时也改善了销售结构。

  目前,部分省份或城市已经发布了2025年的补贴政策,公司也在持续加大对各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关注及利用,积极协同经销商,进一步提升线下门店及网上店铺的参与度,及时跟进并落实相关政策;同时对电子坐便器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CCC”)管理等行业标准的进一步规范,都将促进行业参与者的规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2025年,公司将继续提升产品规划能力,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并加快新品上市和门店升级,加速推进渠道下沉和海外出口,持续完善全渠道布局,并将加大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关注及利用,以把握政策带来的增长机遇,同时加快推进内部管理变革以及降本增效等工作,提升盈利能力。

  我们预计25年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进将进一步激发消费者需求及提升行业集中度,头部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根据24年业绩预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6/1.3/1.6亿元(原值1.1/1.3/1.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扩展不及预期;智能马桶行业竞争加剧;以旧换新或不及预期;业绩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正式发布的年报为准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154.58亿元(yoy+24.06%);归母净利润20.87亿元(yoy+33.82%),略超我们此前预期20.2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yoy+34.67%)。公司业绩表现亮眼,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受益于网内、海外双市场高景气,公司作为电力设备民营企业龙头具备强阿尔法属性,维持“买入”评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25年国家电网预计全年投资将超过6500亿元(2024年预计总投资超6000亿元)。从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口径来看,2024年1-11月为5290亿元,同比增长18.7%,我们预计2024年全年投资额有望达到6080亿元,同比+15.3%。长期来看,用电端核心行业持续拉动用电需求,拉动电力设备主配网投资共振。我们预计24-26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CAGR有望达到9.5%;其中,我们预计主网整体投资CAGR有望达10.1%。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

  海外在新能源、工业、数据中心等带动下,电网投资加速,电力设备需求外溢,公司的高电压等级产品出海或具备更强持续性。国内24年变压器出口额67.0亿美元,同增26.6%,持续高增。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15.15亿元(yoy+40.04%),占比提升至24.56%(yoy+4.16pct);根据公司12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海外业务占比达到30%左右;海外市场开拓顺利。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盈利能力将伴随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

  基于24年业绩预告,我们略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至20.87/26.60/33.01亿元(前值20.23/25.97/32.01亿元,调整幅度+3.2%/2.4%/3.1%),同比增速达到33.83%/27.49%/24.07%。可比公司25年一致预期PE均值为18.5倍,考虑到公司为民营主网设备龙头,受益于网内、海外双市场高景气,具备强阿尔法属性,我们给予公司25倍PE,给予目标价85.75元(前值25X,83.75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30亿元,同比增长47.08%-59.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5-4.65亿元,同比增长61.77%-77.00%。以中值计算,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0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2024年股权激励费用较多,25年将大幅下降,公司利润有望进一步释放。轮胎行业景气度高厂商纷纷扩产,公司轮胎设备订单高速增长,根据公司24年12月10日披露的《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预计25年赛轮设备、模具等订单额达26.85亿元,较24年增长明显,公司25年新签订单有望继续增长,对应26年收入业绩有望继续增长。液体黄金轮胎持续放量,空气弹簧胶囊需求预计数倍增长,液体黄金多样化应用初见成效。

  公司于25年1月19日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30亿元,同比增长47.08%-59.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5-4.65亿元,同比增长61.77%-77.00%。以中值计算,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0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2024年股权激励费用较多,25年将大幅下降,公司利润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受益于国内轮胎企业海外投资的热潮,橡胶装备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投入,秉持创新驱动理念,不断推出新产品与新技术,业务订单保持增长;对已签单项目,公司推进签单项目管理机制,加强质量流程管控,产品品质不断增强,随着项目交付能力的提升,橡胶装备业务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提升。

  轮胎行业景气度高厂商纷纷扩产,公司轮胎设备订单高速增长。2024年以来轮胎需求旺盛,半钢胎开工率持续维持高位,25年1月9日半钢胎开工率79.02%,以赛轮为代表的轮胎企业自23年以来需求旺盛,业绩持续高增,为满足下游需求以及完善全球产能布局,轮胎企业积极扩产,如赛轮轮胎601058)自23年以来陆续公告柬埔寨、印尼、墨西哥扩产计划。受益于轮胎企业海外投资的热潮,公司橡胶机械业务订单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65.41亿元,同比增长37.84%,合同负债47.50亿元,同比增长20.41%。公司重视产品品质的提升,升级供应链平台能力,设备项目交付效率提升,营收规模增长,橡胶机械业务盈利能力也得到提升。根据公司24年12月10日披露的《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预计25年赛轮设备、模具等订单额达26.85亿元,较24年增长明显,公司25年新签订单有望继续增长,对应26年收入业绩有望继续增长。公司自21年以来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竞争力提升明显,根据轮胎橡胶杂志的数据,公司占全球橡胶机械前30强总营收份额由19年的8.8%持续提升至23年的16.2%,且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23年海外市场签单创历史新高,与部分高端客户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轮胎设备市场大头在海外,且其利润率与回款条件更好,海外市场的突破将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以及盈利能力。此外公司于6月12日公告在越南及柬埔寨建厂,增加模具的产销量,将给公司增加年利润分别1000万元与300万元,1月9日软控越南生产基地奠基,标志软控越南生产基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液体黄金量利齐升,异戊橡胶盈利改善。赛轮集团持续大力推广液体黄金轮胎,在欧洲杯、亚运会、央视新闻、央视广告等渠道投放宣传,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同时在配套市场液体黄金轮胎成功实现了如比亚迪002594)元PLUS、秦LDM-i、海豹06DM-i等车型的配套供货,有望持续放量。此外国橡宜稳25年预期采购液体黄金7000万元,同比增长数倍,用于空气弹簧胶囊生产,液体黄金多样化应用初见成效。公司液体黄金材料的产销规模增加,同时产品结构改善后毛利率水平提升,盈利能力较同期也同步增长。公司子公司抚顺伊科思拥有15万吨碳五分离产品及4万吨异戊橡胶产能,23年异戊橡胶产能利用率仅34%,22-23年抚顺伊科思因原料及蒸汽等价格高,终端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产生一定亏损,24年以来异戊橡胶价格持续上行,同时公司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此外盘锦伊科思产能在24年下半年逐步落地,并将于25年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7.03和8.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液体黄金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液体黄金目前主要销售给赛轮轮胎,产品需求取决于赛轮对液体黄金轮胎的推广,虽然液体黄金轮胎性能优势明显,但价格同样相对较高,在推广上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推广不及预期,将会对软控相关业务收入产生影响。

  轮胎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轮胎橡胶设备业务与轮胎行业景气度有一定关系,如果轮胎行业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下行,轮胎厂商的扩产速度可能减缓,这将会对公司轮胎橡胶设备业务的新签订单量以及在手订单交付节奏产生一定影响。

  事件: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5-56亿元,同比下降28%-29%,归母净亏损11-13亿元,2023年为归母净利润4.91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11.2-13.2亿元,2023年为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其中2024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4-15亿元,同比下降4%-11%,环比增长9%-16%,归母/扣非净亏损7.1-9.1、6.7-8.7亿元,亏幅大于我们及市场预期。

  游戏业务:系统梳理调整布局,项目关停及人员调整等致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游戏业务预计实现归母净亏损6.5-7.5亿元,扣非净亏损6.1-7.1亿元,主要由于:1)关停《完美新世界》《灵笼》《代号Lucking》《代号新世界》等项目,产生人员优化补偿金,以及计提预付IP保底分成款、子公司商誉、开发支出等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亏损4亿元;2)《一拳超人:世界》《乖离性百万亚瑟王:环》2024年于部分地区公测表现不及预期,公司缩减团队规模,产生人员优化补偿金,及计提预付IP保底分成款、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亏损2.8-3.2亿元;3)确认游戏投资相关损失2.6-3.0亿元,包括对外联营企业投资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等。

  《诛仙世界》开启新游周期序章,期待25年盈利能力回升。剔除项目关停、团队优化、投资损失等一次性影响,2024年公司游戏业务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2.9亿元,相比2023年的4.9亿元仍有所下降,主要系:1)端游及电竞产品流水稳定,但存量手游生命周期内流水自然回落;2)重点端游《诛仙世界》于2024/12/19公测,首30天流水超4亿元,新游上线初期集中产生市场营销推广费用,但流水需在玩家生命周期内递延确认为收入,收入费用错配致2024Q4业绩承压。展望2025年,《诛仙世界》业绩有望逐步释放,同时《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也在积极推进部分海外地区上线月首测广受玩家好评,期待后续测试及定档进展,新游贡献业绩增量,叠加人员优化等降本效果将开始体现,看好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回升。

  影视业务延续提质减量思路,审慎梳理项目。2024年公司影视业务预计实现归母净亏损3-4亿元,扣非净亏损4-5亿元,主要系:1)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影视剧销售价格低于预期,对应归母净亏损1亿元;2)部分库存项目预计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应归母净亏损0.5-0.7亿元;3)应收款项坏账损失0.5-0.7亿元;4)影视相关投资归母净亏损1.0-1.4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诛仙世界》摊销周期较长及《异环》测试数据良好,我们下调2024-2025年并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EPS为-0.62/0.36/0.67元(前值为-0.31/0.49/0.6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7/14倍。看好公司新游周期兑现,驱动盈利能力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4年归母净亏损8.5-9.5亿元(23年盈利9.1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9.7-10.7亿元(23年盈利7.2亿元)。24年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约7-8亿元,剔除后预计经营亏损1-1.5亿元,主因24年电影行业总体偏弱。我们认为市场已基本反应24年电影基本面较弱的情况,且25年影片供给端有望回暖,带动行业回暖,公司项目储备也较为丰富,有望推动业绩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据国家电影局,24年全国电影票房425亿元,同降约22.6%,我们认为主因优质内容缺乏。22年底防疫政策优化后,行业内片厂为了抓住机遇,并尽快回收现金流,将疫情间积压的院线年电影票房恢复良好。供给集中释放后,使得24年行业优质内容供给短缺,但行业已形成市场化调节机制,较多优质电影项目正在推进中,25年及之后随着其陆续上映,电影行业有望逐渐恢复,带动公司业绩回暖。

  据业绩预告,24年公司单银幕产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投资出品的《维和防暴队》《抓娃娃》《白蛇:浮生》《误杀3》《“骗骗”喜欢你》等影片均实现盈利。25年公司将以内容为核心,积极创新电影消费新模式。院线端,一方面将持续发展优质直营影院,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将积极拓展IP衍生合作,深度挖掘影院大堂价值,不断提高影院盈利能力。内容端,公司投资出品的《有朵云像你》《蛮荒禁地》《转念花开》《寒战1994》《聊斋:兰若寺》《千万别打开那扇门》《浪浪人生》《奇遇》等多部影片预计将于年内上映。

  25年春节档将至,多部优质电影将上映,票房表现值得期待,公司作为院线龙头将有望受益。公司也投资出品了《唐探1900》《熊出没》,其中《唐探1900》在猫眼想看人数中高居第一(至1月19日)。结合业绩预告和24年电影行业经营实际,我们调整24-26年归母净利预测至-8.9/11.52/14.58(前值3.5/13/15.5,下调352.21%/11.4%/6.09%)亿元,25年可比公司一致预期PE均值为26X,考虑公司龙头地位(放映市占率第一,运营效率高,携手儒意),给予25年估值PE27X,对应目标价14.85(前值15元,对应25年估值PE25X),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高科技上市企业,构建了全产业链“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设计分析+认证服务”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公司全国布局,涉及下游广泛,其中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电磁兼容检测业务、集成电路的经营规模和服务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营收增速近几年放缓,利润2021-2023年处于低迷期,24年出现拐点。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1~33亿,实现归母净利润3~3.6亿,同比+50.46%~80.55%。检测行业:

  检测行业具有明显的”GDP+”特征,行业增速高于国内GDP增速。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检验检测市场。下游来看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新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可靠性试验及电磁兼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与服务市场同步增长,服务市场增速更高。随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通用性较强、技术难度较低的环境与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试验越来越多交给民营企业来做。

  半导体检测:半导体实验室检测贯穿于半导体全产业链,芯片设计行业稳定发展也将为芯片检测行业带来稳定的市场空间。综合性检测机构通过自主投资、外延并购等方式积极布局集成电路检测。

  全国化布局,一站式平台: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全国化布局,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30多个综合检测基地、60多家分子公司。公司持续构建综合服务能力,可向诸多行业客户,提供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等“一站式”技术服务。

  国企优势显现:通过国企背景,公司与国企及地方政府展开合作,推进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实现了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保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提升管理层经营信心,业绩考核目标全面。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灵活运营金融工具进行股份回购,提升投资价值。

  战略转型,利润导向:2023年公司确定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思路,进一步强化了对利润指标的考核。2023年起公司加强短板业务的整改和优化,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经过全年整改,公司环保及食品检测毛利率得以提升。公司打造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国“一体化”管控模式,发挥规模效应。

  稳固传统行业,眼光放向新兴行业:从下游布局来看,特殊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行业客户。公司积极拓展新型产业领域,围绕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技术引领战略,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计量、卫星互联网等行业。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4.10/4.98亿元,同比+64%/26%/22%,对应PE33/26/22X。给予公司2025年32X估值,对应股价22.4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公告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35-9.33亿元,同比增长70%-9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5-7.93亿元,同比增长72%-97%。公司2024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88-4.87亿元,同比增长44%-81%,环比增长53%-9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4.08亿元,同比增长35%-78%,环比增长38%-81%。2024年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盈利能力均实现显著提升。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经营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超过7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终端超过42万台。2024年公司全年充电量超过130亿度,同比增长超过40%。2024年公司与ENEOS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充电网建设,与逸安启签署5.28亿元充电站销售与服务合同。公司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充电网运营能力,大力推动SaaS服务、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增值业务发展,平台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充电网业务持续保持良好高质量发展势头。

  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海外布局加速推进。2024年公司电力设备产品累计中标额和合同额均突破130亿,同比增长超30%。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深耕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水平,产品订单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围绕客户价值精耕细作,产品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5年1月16日,公司公告与沙特国家电网签署了约7亿元高压移动式变电站供货与安装合同,电力设备业务海外布局取得新进展。公司国际市场战略布局持续深化,高盈利海外客户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或对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电力设备业务增长迅速、特来电经营持续向好,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85/12.18/15.32亿元(原预测为7.58/10.45/13.47亿元),同比+80%/+38%/+26%,EPS分别为0.84/1.15/1.45元;动态PE分别为28/20/16倍。

  收入分结构看,会员数与会员收入同步创新高,根据QM,2024年11月芒果TV月活为2.85亿,用户流量稳定。2024年末芒果TV有效会员规模为7331万(同比+10.2%),或得益于《再见爱人4》等高品质内容播出。ARPU方面,芒果TV全面升级会员体系,构建IP定制节目、剧综联动等增收矩阵,增强付费点,驱动会员收入同比增长18%至50亿元以上;广告业务回暖,2024H2收入环比2024H1增长8%,推动全年广告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歌手2024》获30个品牌合作,《小巷人家》总合作品牌达30+;运营商业务在2024H2收入环比2024H1增长16%,全年收入同比下降41%;小芒电商持续高增,2024年GMV超过160亿,同比增长55%。此外,金鹰卡通或将完成年度业绩承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025年1月《国色芳华》开播,共计获特伦苏、东阿阿胶000423)等40+广告主合作,截至1月19日云合有效播放市占率为19.1%,位居第二。根据公司2025年片单,公司发布100+剧集内容,2025Q1将上线》等优质综艺,年内上线《五福临门》、《水龙吟》、《韶华若锦》、《潜渊》、《好好的时代》等剧集,爆款剧集持续推出,影视内容储备丰富,有望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2025CES上公司展出太阳能沙滩伞、割草机器人等多款新品,产品矩阵不断拓宽有望带来营收高质量增长。短中期看,得益于新品的不断导入,叠加海外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延续2024年前三季度的增长态势。长期看,AI加速硬件产品创新,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本地化开发经验,有望优先受益于这一轮创新潮。维持“买入”。

  公司在2025CES上展出全新的移动电源、AI智能除噪音箱等多款新品,其中公司旗下的消费能源系列AnkerSOLIX推出了太阳能沙滩伞和太阳能披风,前者是能实现太阳能回收和利用的沙滩伞,设计轻便可折叠,后者是全球首款可穿戴太阳能电池板,可在户外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同时公司还推出了eufyCleanE20,能够实现扫地机和无线手持吸尘器的切换,并将于2月10日以549美元上线北美市场。我们认为新品的不断导入有望为2025年的营收高质量增长奠基。

  公司在本次CES展上还推出了首款智能割草机器人eufyV-FSD1.0,设备搭载LED大灯、自动除雾器和AI检测摄像头,实现高效割草。2022年公司就成立了割草机研发团队,但彼时因产品技术复杂度高、研发和产品落地周期较长等原因而被暂时搁置。此次公司在TerraMow视觉导航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整机设计,并宣布于2025年春季全面上市,切入割草机器人赛道。海外割草机器人是刚需赛道,根据大数跨境的数据,2024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在割草机中的渗透率仅7.5%,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丰富的供应链能力和海外运营经验成功拓展这一产品线。

  公司积极拓展美国之外的市场,并基于本地消费偏好和实际购买力对产品组合进行调整。1H24安克非美区域营业收入达52.5亿元/同比+36.7%,对美市场依赖度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引导供应商在海外建立备份供应链,为可能的关税政策变化做准备。

  不断导入新品有望驱动营收加速增长,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EPS预测为3.82、4.60和5.50元(前值3.78、4.42和5.18元)。可比公司2025年一致预期PE均值为22倍,公司全球化步伐稳健且领先于同行,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25倍,对应目标价115元(前值110.5元),维持“买入”。

  1、2024年公司小仓换大仓处于收尾阶段,相比2023年出售海外仓的非经常性收益大幅减少。2、2024年公司探索新模式、新业务,新产品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营销、IT人员增加较多。3、2024年海外仓运营面积同比大幅增加,受新会计租赁准则租金前置影响,以及新仓货架安装过程较长,库容需要逐步释放和爬坡。4、2024年海运费整体处于高位,影响跨境电商业务利润。

  智能家居业务围绕健康办公、智能家居场景,扩新品、扩渠道,确保一定的收入增长。海外仓业务,将通过合理利用现有仓库、提升海外仓的库容使用率,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海外仓利润率。

  2024年公司海外仓新开仓面积较多,同时行业整体处于大幅扩仓状态。主要原因是美国线上消费旺盛,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海外仓需求增多。公司2024年末海外仓库容率70%左右,2025年主要通过货架搭建等,释放库容,提升库容利用率,视情况可能小幅扩仓。

  自有货量与客户货量同步积累,增强规模化优势,以及跨境物流产业链上下游议价能力。依托上市公司背景和良好口碑,坚持合规运营,成为中大件跨境电商卖家的首选。持续完善物流网络和仓内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仓库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提前低成本储备5000亩工业物流用地,未来通过自建海外仓,降低运营成本,形成独有的竞争壁垒。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新仓爬坡不及预期;线上竞争加剧;加征关税风险等;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公司正式发布年报为准